14 06 2023
除了中性粒细胞外,引起三型超敏反应组织损伤的主要细胞还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又称为嗜酸性白细胞或嗜酸粒细胞,是一类颗粒细胞,其特征是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的嗜酸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发挥抗寄生虫和抗真菌感染的作用。在三型超敏反应中,嗜酸性粒细胞参与了过敏原结合抗体后的免疫反应,释放了各种炎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组织损伤。 嗜碱性粒细胞,又称为嗜碱性白细胞或嗜碱粒细胞,也是一种颗粒细胞,其细胞质内富含嗜碱性颗粒。嗜碱性粒细胞主要作用是对抗寄生虫感染,尤其是在过敏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产生过度反应时,嗜碱性粒细胞会释放一系列炎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这些物质与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炎性介质具有相似的作用,都会导致组织损伤。 这些细胞在三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它们通过释放炎性介质来引起组织损伤,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它们也参与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对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除了中性粒细胞外,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在三型超敏反应组织损伤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们通过释放炎性介质引起组织损伤,同时也参与调节免疫反应的平衡,对保护机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延伸阅读
    对计算机专业未来学习的规划300字
    如何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数字化转型与互联网经济
    为什么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为什么冰可以悬挂在屋檐上?